新聞動態
27 Sep 2020

提起“胶囊酒店”,想必不少人听过,但真正体验过的人不多。胶囊酒店作为一种特色酒店,在日本最为流行,胶囊酒店设计更是处处体现了设计意识与满满的生活哲学。

参考案例:酒店专业设计|独具匠心|酒店设计

最初,藏身在办公大楼里的胶囊酒店,主要针对晚上加班,赶不上末班车的上班族客群供他们休息补眠。而现在胶囊酒店也因价格低廉,方便舒适而受到了众多观光旅客的欢迎。胶囊酒店不会因为廉价而忽略卫生,不论房间是否更换旅客,床单、枕巾等就寝用品都是每天一换。游客一进门,就要换上专用睡衣。有别于传统胶囊酒店阴暗老旧的刻板印象,现在的胶囊酒店以黑白为基本色调,处处充满摩登现代感,旅馆以观光客和女性客人为主轴贴心设计,不只厕所跟楼层男女分开,就连电梯也要分男女,让女客人住得舒适放心。进入一个一个小胶囊里不怕睡得不舒服,业者采用高级寝具,让你一夜好眠。

那么具体有哪些比较典型的胶囊酒店设计呢?

1、中银胶囊塔

是由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亲手设计的第一家胶囊酒店公寓!中银胶囊塔的外观造型很独特,建筑于1970年开始兴建,直至1972年完成。但是想着1970年就能有如此大胆有创意的建筑就让人敬佩不已!

中银胶囊塔不能和其他的胶囊酒店设计混为一谈,它更像是一个建筑艺术。中银胶囊塔作为黑川纪章的代表作,仰慕者遍布全球,最知名的是《教父》的导演弗朗西斯·科波拉,还曾专程前来朝圣。

根据最初的设计,中银胶囊塔的公寓每25年换位一次,以实现建筑流动,风景共享。但迄今为止,还没有一个公寓进行更换,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。如今这座大楼仍有一半以上都住着居民,或者租给公司做办公室。

2、9小时胶囊旅馆

位于日本京都的9 Hours Capsule Hotel(9小时胶囊旅馆),是为了回归出外旅人追寻舒适睡眠的基本诉求所设计。旅馆在时间上定义了旅人的生活模式:1小时洗漱、7小时睡眠再加1小时休息,共9小时。从外面看,门面很不起眼,走进去就被白花花的墙面震慑住了!9H Hotel在细节上十分用心,更是达到了四星级酒店设计的标准。洗发露与沐浴露均采用植物原料制成;纯净水来自富士山山泉;毛巾选用埃及棉制成;睡衣是具有强弹性且吸汗的运动装;床垫选用高弹性、透气好、易清洁的材料制成……一切的一切都为了保障用户的最佳住宿体验,可谓是胶囊酒店设计中的精品呐!在每个“胶囊”的内部都配有Panasonic的灯光、温度、闹钟、音乐等一体化调节系统。

3、家庭式胶囊旅馆

建筑师在高野山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设计了一个新宾馆,称为家庭式胶囊旅馆 (Koyasan Guest House)。每个单人间都直接面向走廊。这样,旅客间就保留有合适的距离,确保了隐私,又能确保旅客间相互交流。设计选用了许多薄木制结构,这样每根柱架上的承重就相对较轻。柔软的小细柱子给予客人非常人性化的感受。这些柱子汇集到一起,又使休息厅和吧台区看起来更宽敞。环保设施清晰可见,易于保养。空间构成简单,使宾馆主人和客人得以维护、整改并长期使用这栋建设计师设计了两个不同的尺度空间,一个是可容纳20人的休息厅。另一个空间通过设置简单连续的木制框架结构,形成一个床垫大小的单人间。相比其他的胶囊旅馆,单间内有小窗,采光和通风都更好一些,更加自然舒适。

4、Frist cabin

First Cabin胶囊酒店设计房间比一般的胶囊旅馆要大,在日本许多大城市都有分店,东京、京都、大坂、福冈等地。First Cabin 以机舱为主做设计规划,将同为小空间的机舱与胶囊旅店的概念结合,让客户可以有住在飞机内的感觉。First Cabin的每一间住房内还是只有床和基本所需的简单设备,其他的淋浴设备等等还是必须要到公用空间去使用的。4.4平米的室内空间、210cm×120cm的舒适大床、32寸大彩电……在First Cabin里一个都不少!为了防止打扰到他人,电视直接接有耳机。每间屋子不设门,只有一扇上下拉动的隔页用来阻拦外部的视线。因此,每间房间里都配有保险箱来存放重要的物品。

往期推荐:

酒店自助餐厅设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设计细节?

温泉酒店设计的品牌化策略

现代酒店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?

 

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从网站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。如若侵权请联系185-1639-5517删除。

 

联系博仁Contact us

上海设计中心:上海市北虹桥时尚创意园S2-2F

合肥设计中心:合肥市潜山路888号,百利中心7F

设计咨询:185-1639-5517